君不见愚公移山山不移,夸娥负山山不知。君不见钓鳌人归龙伯国,三山依然镇东极。
江流曲折吴越分,越山气接吴山云。吴山脉断凤凰去,玄洲鹤侣丹纷纷。
玄元之真人,挥手来玉京。蓁芜扫尽见真境,丹台紫殿何峥嵘。
鞭雷驱山走沧海,歘忽三山宛然在。俯看琪树玉柯明,不信人间岁华改。
洞山有洞何所之,天游万里那能期。无名仙老不可问,碧花瑶草草风吹。
我逢真人问真诀,笑指高堂□庄列。归来为赋洞山吟,他日披云卧松雪。
洞山吟。元代。吾丘衍。 君不见愚公移山山不移,夸娥负山山不知。君不见钓鳌人归龙伯国,三山依然镇东极。江流曲折吴越分,越山气接吴山云。吴山脉断凤凰去,玄洲鹤侣丹纷纷。玄元之真人,挥手来玉京。蓁芜扫尽见真境,丹台紫殿何峥嵘。鞭雷驱山走沧海,歘忽三山宛然在。俯看琪树玉柯明,不信人间岁华改。洞山有洞何所之,天游万里那能期。无名仙老不可问,碧花瑶草草风吹。我逢真人问真诀,笑指高堂□庄列。归来为赋洞山吟,他日披云卧松雪。
吾丘衍(1272—1311)元代金石学家,印学奠基人。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。一作吾衍,清初避孔丘讳,作吾邱衍,字子行,号贞白,又号竹房、竹素,别署真白居士、布衣道士,世称贞白先生,秉性豪放,左目失明,右脚痞跛,行动仍频有风度。嗜古学,通经史百家言,工篆隶,谙音律,书法以隶和小篆见长。洽印不为成法的固,印文用玉箸篆,圆润秀劲,著有《周秦石刻释音》、《闲居录》、《竹素山房诗集》、《学古编》等。《学古编》成书于大德庚子(13OO)年,卷一为《三十五举》,乃是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。次载《合用文籍品目》,尾系附录。 ...
吾丘衍。 吾丘衍(1272—1311)元代金石学家,印学奠基人。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。一作吾衍,清初避孔丘讳,作吾邱衍,字子行,号贞白,又号竹房、竹素,别署真白居士、布衣道士,世称贞白先生,秉性豪放,左目失明,右脚痞跛,行动仍频有风度。嗜古学,通经史百家言,工篆隶,谙音律,书法以隶和小篆见长。洽印不为成法的固,印文用玉箸篆,圆润秀劲,著有《周秦石刻释音》、《闲居录》、《竹素山房诗集》、《学古编》等。《学古编》成书于大德庚子(13OO)年,卷一为《三十五举》,乃是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。次载《合用文籍品目》,尾系附录。
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 其一。清代。吴铭道。 耆旧已辽落,床前拜德公。人余柱下史,身是鲁灵宫。杞宋文何在,齐梁运易终。吾犹及型典,信见剖鸿濛。
一枝山房见新月。清代。谢道承。 墙角光仍隐,檐牙淡欲流。葛衣凉似水,板屋静于秋。山鬼吊灯暝,林鸦绕树幽。关河同一照,惆怅此淹留。
移居太仆街。明代。石宝。 从仕二十载,卜居亦六七。身世任蓬转,无问喧与僻。最后移阙西,地位更平直。趋鼓向启明,绕尽宫树碧。城遥漏声杳,起望恒伫立。凭仗窗间禽,晨晦有消息。迂慢恐非宜,取近愧寡力。暂借鹪鹩枝,岂敢望安逸。
小雨效韦体。宋代。张耒。 午景蔽浮云,芳林散清雨。虚窗度遥吹,稍觉青叶举。残蔬知夏余,陨叶兆秋序。幽独无往来,烹茶谁晤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