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莱鹿门道,莽莽汉津渡。
川涂两缅邈,今古同此路。
德公厌州里,翁媪是中去。
风流可引想,千载豹隐雾。
浩然遶城归,羸马琢妙句。
宿草被荒丘,寒榛轶惊兔。
昔我怀登临,岁晏属凝冱。
兹游惬于愿,春仲忽云暮。
杖策升翠麓,喟叹怜老步。
冠云得危亭,临世濯凡趣。
蒿荠俯青林,绣绘辨红树。
他山照寸碧,迂江泫曦露。
我生老忧患,胸次贮百虑。
寓目宇宙间,猛省忘外慕。
前瞻万松岭,翠壁屹相顾。
轻飚触纤柯,虚籁森已度。
甓道绕危巅,爽气袭篮轝。
传闻古道场,台殿若鳞布。
日者一昔灾,楹栋皆若炬。
坏垣积煨烬,况乃金碧处。
山僧勤朴斲,堂构略已具。
童奴一万指,役作供指呼。
当有鬼运牐,变现助持护。
蹇予藏史後,道骨天所付。
一为功名想,悮落尘土污。
华颠发先缟,黧面颜色故。
惟有炯炯心,从昔常自悟。
会当借岩谷,投老寄冠屦。
吹云饭青精,煮石羹白芋。
神游八极表,讽诵大人赋。
鹍鹏或图南,为子阆风御。
鹿门寺。宋代。李廌。 蓬莱鹿门道,莽莽汉津渡。川涂两缅邈,今古同此路。德公厌州里,翁媪是中去。风流可引想,千载豹隐雾。浩然遶城归,羸马琢妙句。宿草被荒丘,寒榛轶惊兔。昔我怀登临,岁晏属凝冱。兹游惬于愿,春仲忽云暮。杖策升翠麓,喟叹怜老步。冠云得危亭,临世濯凡趣。蒿荠俯青林,绣绘辨红树。他山照寸碧,迂江泫曦露。我生老忧患,胸次贮百虑。寓目宇宙间,猛省忘外慕。前瞻万松岭,翠壁屹相顾。轻飚触纤柯,虚籁森已度。甓道绕危巅,爽气袭篮轝。传闻古道场,台殿若鳞布。日者一昔灾,楹栋皆若炬。坏垣积煨烬,况乃金碧处。山僧勤朴斲,堂构略已具。童奴一万指,役作供指呼。当有鬼运牐,变现助持护。蹇予藏史後,道骨天所付。一为功名想,悮落尘土污。华颠发先缟,黧面颜色故。惟有炯炯心,从昔常自悟。会当借岩谷,投老寄冠屦。吹云饭青精,煮石羹白芋。神游八极表,讽诵大人赋。鹍鹏或图南,为子阆风御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 ...
李廌。 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满江红。。朱帆。 北望长安,悲华夏,又倾梁柱。百年恨、浏阳河水,两番腾怒。壮士断头除旧制,英雄振臂开新路。问苍天,底事丧斯人,天不语。广场上,旌旗舞。丰碑下,花如炬。但纵观青史,泪飞成雨。骏马犹留燕赵骨,坑灰未化秦川土。定不忘、酹酒唤芳魂,民为主。
易元吉画猿。。刘摰。 槲林秋叶青玉繁,枝间倒挂秋山猿。古面睢盱露瘦月,氄毛匀腻舒玄云。老猿顾子稍留滞,小猿引臂劳攀援。坐疑跳踯避人去,彷佛悲啸生壁间。巴山楚峡几千里,寒岩数丈移秋轩。渺然独起林壑志,平生愿得与彼群。吾知画者古有说,神鬼为易犬马难。物之有象众所识,难以伪笔淆其真。传闻易生近已死,此笔遂绝无几存。安得千金买遗纸,真伪常与识者论。
一叶落。。汪东。 一叶落。西风恶。远人似叶更飘泊。露零屐齿寒,徘徊阑干角。阑干角。影动秋千索。
赠蔡二寿仁翁 其二。。林朝崧。 负箧诸孙远,神山望眼中。高楼花萼感,俗物马牛风。健饭不知老,佯痴久作翁。关怀唯一事,百岁树人功。
君子有所思行。魏晋。陆机。 命驾登北山。延伫望城郭。廛里一何盛。街巷纷漠漠。甲第崇高闼。洞房结阿馈。曲池何湛湛。清川带华薄。邃宇列绮窗。兰室接罗幕。淑貌色斯升。哀音承颜作。人生诚行迈。容华随年落。善哉膏粱士。营生奥且博。宴安消灵根。酖毒不可恪。无以肉食资。取笑葵与藿。
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二。清代。朱彝尊。 青粉墙低望里遥,红泥亭子柳千条。郎船但逐东流水,西丽桥来北丽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