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妾初嫁君,花鬟如绿云。
回灯入绮帐,转面脱罗裙。
折步教人学,偷香与客熏。
容颜南国重,名字北方闻。
一从失恩意,转觉身憔悴。
对镜不梳头,倚窗空落泪。
新人莫恃新,秋至会无春。
从来闭在长门者,必是宫中第一人。
妾薄命。唐代。李端。 忆妾初嫁君,花鬟如绿云。回灯入绮帐,转面脱罗裙。折步教人学,偷香与客熏。容颜南国重,名字北方闻。一从失恩意,转觉身憔悴。对镜不梳头,倚窗空落泪。新人莫恃新,秋至会无春。从来闭在长门者,必是宫中第一人。
想起妾初嫁郎君,鬓发簪花仿若绿云。
重新掌灯入绮帐,转过面容脱去罗裙。
踮脚折步婉转轻盈,不知是偷香还是熏熏心意。
无双容颜,阿娇得金屋得天下名。
自从君恩消散,独剩憔悴。
对镜不再梳妆,只倚窗独自垂泪。
新人别自骄自己是新宠,秋天来了怎么会没有春天。
孤寂于长门终老,一定是宫中第一人。
花鬟:美丽的髮髻;美髮。
折步:走路时摆动腰肢,扭捏作态。
一从:自从。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 ...
李端。 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寄乡郡朱太守。。韩雍。 一郡黎元仰福星,已魁循吏传中名。爱民不数刘宽恕,律已还高伯起清。莫叹长才淹白发,终期入相慰苍生。独惭浅薄登清要,补报无能负圣明。
次韵黄仲宣九日。宋代。杨公远。 又逢重九日,七载寓僧庐。送酒人何在,迎风帽自如。萸肥含味远,菊瘦著花疎。只么酬佳节,诗成趼纸书。
九曲之游终于星村二首 其二。近现代。施蛰存。 此水有傲骨,千秋出处艰。左行防陷泽,北注复归山。白石漱不尽,贞禽去即还。流香莫嫌近,兰芷老逾悭。
园中赏梅。宋代。陆游。 行遍茫茫禹画州,寻梅到处得闲游。春前春後百回醉,江北江南千里愁。未爱繁枝压纱帽,最怜乱点糁貉裘。一寒可贺君知否,又得幽香数日留。
洞山十咏 其八 透瓶泉。元代。岑安卿。 崖阴滴珠玑,清蓄鲛人泣。瓷罂汲新寒,满贮归须急。外渗如方诸,中乾匪人吸。君看铅汞流,金铁犹漏湿。
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。宋代。苏轼。 词源灩灩波头展,清唱一声岩谷满。未容雪积句先高,岂独湖开心自远。云山已作歌眉浅,山下碧流清似眼。樽前侑酒只新诗,何异书鱼餐蠹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