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世以观士兮,集羲以为词。
所非正而敢从兮,日可罣而东之。
嗟若士之弗获兮,羌何忿而负石。
繄圣贤之出处兮,惟遵道而守徳。
凤览辉而乃下兮,雏犹耻乎腐吓。
非九方之为使兮,夫何足以得马。
庐岑岑以镇楚兮,汹大江之东涹。
分阴阳之晦明兮,钟斯人以正直。
惟天道与地宝兮,非所求其犹爱。
与之全而不用兮,怀斯美以固在。
大固不可以适兮,方固不可以圆。
试回功谢于土谷兮,夫乃同道于禹稷。
譬人生犹吹吷兮,无得丧之可齐。
纷吾何指以为正兮,服吾初其庶几。
冰玉堂辞。宋代。晁补之。 论世以观士兮,集羲以为词。所非正而敢从兮,日可罣而东之。嗟若士之弗获兮,羌何忿而负石。繄圣贤之出处兮,惟遵道而守徳。凤览辉而乃下兮,雏犹耻乎腐吓。非九方之为使兮,夫何足以得马。庐岑岑以镇楚兮,汹大江之东涹。分阴阳之晦明兮,钟斯人以正直。惟天道与地宝兮,非所求其犹爱。与之全而不用兮,怀斯美以固在。大固不可以适兮,方固不可以圆。试回功谢于土谷兮,夫乃同道于禹稷。譬人生犹吹吷兮,无得丧之可齐。纷吾何指以为正兮,服吾初其庶几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 ...
晁补之。 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改建武侯庙开基宿隆中。明代。林光。 责任吾侪不可逃,丁宁先筑此基牢。人龙二表开心胆,盘谷千年蔽野蒿。吼虎忽闻山口震,夜窗流照月儿高。武侯祠宇间关在,招手襄阳几俊豪。
漫兴 十六。元代。王冕。 自笑青云远,谁怜白发孤?艰难知道路,潇洒问江湖。事业留诗卷,田园入画图。清高过老杜,囊底一钱无。
山夜。明代。李梦阳。 孤月上东岫,白鹤激秋泪。凉风振溪壑,林影飒摇泄。山居本深静,夜气复澄霁。冥心向千古,眇焉托真契。
福州长溪乐山王居士遣儿惟惺投师薙发写师顶。宋代。释普济。 瘦骨棱层一担夫,几年寥落在江湖。面皮捩转无人识,有甚闲名上祖图。
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 白云亭。宋代。周紫芝。 登临思昔人,有意在山麓。举首瞻孤云,怅怀思宰木。云亦初何心,意乃自感触。人生风木念,此念何由足。忽忽不可留,悠悠空满目。愿言结斯庐,聊用慰幽独。
取道长河进宫斋戒即目有怀点笔成什 其四。。弘历。 必告慈宁晓问安,延缘桂棹溯游澜。黍芃麦秀香风里,缥缈西池直北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