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本高阳徒,野性盖疏拙。岂堪天子傍,命令裁机密。
一麾出承明,猿鸟遂超逸。山州寂无事,气象颇萧瑟。
閒寻琅邪溪,云岚可披拂。中路闻潺湲,幽亭对崷崒。
锵咽触环佩,清泠泛琴瑟。知君多醉此,归鞍屡突兀。
醉中遣形骸,题名亦信笔。遗我溪风清,苍颜坐髣髴。
暝色失松竹,徘徊望寒月。携酒频来游,行待山花发。
酬欧阳舍人寄题醉翁亭诗。宋代。张方平。 我本高阳徒,野性盖疏拙。岂堪天子傍,命令裁机密。一麾出承明,猿鸟遂超逸。山州寂无事,气象颇萧瑟。閒寻琅邪溪,云岚可披拂。中路闻潺湲,幽亭对崷崒。锵咽触环佩,清泠泛琴瑟。知君多醉此,归鞍屡突兀。醉中遣形骸,题名亦信笔。遗我溪风清,苍颜坐髣髴。暝色失松竹,徘徊望寒月。携酒频来游,行待山花发。
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 ...
张方平。 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
送陈给事中赴湖广参议。明代。李舜臣。 秋高凭远色,为送武昌行。画省名原重,参藩位不轻。江楼千里目,湘竹四时情。试发郢中倡,应希和者声。
公无渡河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公无渡河,河水汤汤,连山嵯峨。电雨晦冥,龙伯来过。吞舟锯齿,其族孔多。公无凫跃之技,出没涛波。又无宝璧与马,歆神之和。往则沉溺,当奈公何。善游固有数,请公无渡河。
东风解冻省试。唐代。徐夤。 暖气飘蘋末,冻痕销水中。扇冰初觉泮,吹海旋成空。入律三春照,朝宗万里通。岸分天影阔,色照日光融。波起轻摇绿,鳞游乍跃红。殷勤排弱羽,飞翥趁和风。
御园初夏 其四。。弘历。 老翁犁把耕新润,弱妇筐钩伐远扬。常在豳风图画里,那能辛苦忘农桑。
登女郎台。宋代。穆修。 台前流水眼波明,台上闲云鬓叶轻。莫把姑苏远相比,不曾亡国祇倾城。
次韵龚谏议辅之同游灵岩寺。。刘摰。 琳宫仙老鬓虽霜,不厌山头石径长。杖履更为他日约,姓名聊记旧碑旁。